status
type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password
icon
Total Videos
Link
Video Duration
量子化学的目的
量子化学的目的是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
我们可以解出谐振子的波函数与能量,谐振子用来处理分子振动:
当 n 取 0 时,,这个能量就是零点能。即便有些人因为谐振子不匹配分子振动而不用谐振子,但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微扰,来产生非谐振子的效应,也是存在零点能的。这就是量子体系和经典体系的不同,当经典体系完全停止振动不会有零点能,但量子体系会有。
也可以解出氢原子的波函数与能量:
但是对于多电子体系,我们无法给出解析解,只能借助近似从而进行数值计算。
Born-Oppenheimer近似
如果把核与电子一起用量子力学考虑,这样处理起来十分复杂:
Born-Oppenheimer近似考虑到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电子,较电子的运动也慢,所以求解电子波函数时将核位置近似为固定的,从而分离电子与核的运动:
于是,电子的哈密顿算符为:
其中第一项是电子动能,第二项是电子和核间的吸引势能,第三项是电子与电子的排斥能。
虽然Born-Oppenheimer近似分离了电子与核的运动,但这不代表电子的运动与核完全无关,只要核的位置(构型改变)发生移动,我们就要重新求解薛定谔方程。
Hartree-Fock近似
由于费米子(电子的父类)的反对称性,量子化学常把体系总的电子波函数写为各个占据分子轨道构成的Slater行列式:
其中是归一化系数,行列式中的每一列都是一个占据的分子轨道(自旋轨道)。
自旋轨道包括空间轨道(spatial orbitals)与自旋函数(spin function)两部分:
经常将Slater行列式写为下列组态的形式:
组态与基组不同,基组是用来展开空间轨道的基函数构成的,而组态是描述分子状态的行列式,如基态、单激发态等等。
Hartree-Fock方法采用单电子近似,使每个电子在其他电子产生的平均场中运动,通过这种转换把电子的薛定谔方程转换为 Fock 方程:
注意自变量为代表空间轨道电子坐标。
其中的Fock算符为:
Fock算符分为三项,第一项是电子动能算符,第二项为电子-核吸引势,第三项为其他电子产生的平均场:
平均场的第一项为经典的静电相互作用的库伦势,第二项则是由波函数反对称性要求的交换势。
如此看来我们似乎接触 Fock 方程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波函数,但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我们将Fock算符作用于空间轨道上,来看看事情为什么不是那么简单:
其中代表我们的 Fock 算符自变量为,代表了电子动能算符和电子-核吸引势。和代表了平均场的库仑算符与交换算符,这两项全部依赖于我们所要求解的波函数,没有波函数,就没有Fock算符的表达式,也就无法直接求解本征方程!
那要怎么办呢?
将空间轨道用一组基函数展开:
带入HF方程,得到矩阵形式的Hartree-Fock-Roothaan:
我们要得到的是系数矩阵,是轨道能量
S为重叠矩阵:
由两组基函数构成,但不正交,所以不会等于 0
F为Fock矩阵:
其中就是电子动能算符和电子-核吸引势,它们是固定的;P为密度矩阵,由展开系数确定;再后面括号内的称为双电子积分,这是计算中最耗时的步骤,也正是因为它我们才不能直接用 slater 轨道来作为基函数,而是选用高斯型轨道:
但由于系数矩阵是我们要求解的,所以只能赋予密度矩阵一个初始值,这就是所谓的初猜,之后进行迭代求解Hartree-Fock-Roothaan(HFR)方程。
但此时的 Hartree-Fock 方程还不是个本征方程(因为有重叠矩阵),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酉变换消除重叠矩阵,把HFR变为亲切的本征方程形式。
通过酉变换,我们可以将Fock矩阵和系数矩阵转换为:
于是,我们只需设定一个收敛标准与密度矩阵初猜,一遍一遍的求解HFR方程,每次迭代使用上一次产生的系数矩阵,直到达到收敛限结束,这就是自洽场(Self-Consistent Field, SCF)迭代。
请注意,密度矩阵的计算中,系数和是对应于占据轨道的系数。酉变换是一种特殊的线性变换,它保持了内积空间的结构,即变换前后向量的内积不变。通过这种变换,可以将重叠矩阵对角化,从而简化HFR方程的求解过程。自洽场迭代是量子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用于求解分子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综上,Hartree-Fock方法的整体流程为:
- 指定一个分子(一组核坐标 ,原子序数 和电子数),以及一组基函数 。
- 计算所有所需的分子积分, 和 。
- 对重叠矩阵 进行对角化,并从公式(3.167)或(3.169)获得变换矩阵。
- 获得密度矩阵 的初始猜测,常见初猜为 0,称为核初猜。
- 根据密度矩阵 和双电子积分 () 计算矩阵 ,公式为(3.154)。
- 将 加到核心哈密顿量上,得到 Fock 矩阵 。
- 计算变换后的 Fock 矩阵 。
- 对 进行对角化,得到 和 。
- 计算 。
- 使用公式(3.145)从 形成新的密度矩阵 。
- 确定过程是否收敛,即确定步骤(10)中的新密度矩阵是否与前一个密度矩阵在指定的准则内相同。如果过程没有收敛,带着新的密度矩阵返回步骤(5)。
- 如果过程收敛,则使用由 等表示的结果解,计算期望值和其他感兴趣的量。
收敛的判断标准:
- 比如两次解 HFR 方程的电子能量差在就判断收敛,这个能量就叫做单点能(固定了原子核的构型算出来的能量):
- 依赖密度矩阵
同时满足这两种情况的收敛最严格。
Post-HF
Hartree-Fock 看起来非常完美的解决了波函数求解问题,但它忽略了电子相关作用。
由于库仑作用的存在,使电子周围存在一种“库伦穴”,以减少其他电子的靠近,即电子相关作用:
而且电子相关能的量级和化学反应的量级是接近的,针对这个问题,改善HF就是当务之急,各种post-HF方法应运而生。
post-HF的共同之处在于采用大量的Slater行列式作为多电子基函数通过线性展开描述多电子波函数,从而摆脱了单电子近似(HF是用单 slater 行列式):
常见的post-HF方法包括:
- 微扰论(Perturbation theory): MP2, MP3等
- 组态相互作用(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CIS, CISD等
- 耦合簇(Coupled cluster): CCSD, CCSD(T)等
- 多组态自洽场理论(MCSCF): CASSCF
- 多参考方法: MRCI, CASPT2等
FullCI是量子化学的圣杯,但CCSD(T)就足够满足高精度计算。
密度泛函理论(DFT)
前面讲的 HF,Post-HF 都是以电子坐标为变量,也就是有三个维度,我们就像能不能减少一些维度来减少计算量,于是有了密度泛函理论。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要从Hohenberg-Kohn第一定理开始,HK第一定律表明,体系基态下的电子密度分布决定了体系一切性质,于是使用密度代替波函数:
电子密度是一个三维函数,与电子的三维空间分布有关,只有三维坐标。而波函数是一个随电子数N变化的3N维函数。
能量与密度的关系有如下几个泛函:
目前密度泛函的主要困难在于交换相关泛函没有找到精确的表达式,而这个泛函规定了量子力学的交换作用和电子相关能。
为了获得准确的动能,需要求解Kohn-Sham密度泛函理论(KS-DFT)方程,此方程是单电子方程,不依赖于动能泛函:
Kohn-Sham算符 表达式为:
其中, 是DFT交换势, 是DFT相关势,它们分别由下式给出:
迭代计算KS-DFT方程就可以得到KS轨道与KS轨道能量,只需选择合适的近似交换相关泛函,就可以得到DFT的能量。
我们各种各样的泛函本质上解决的就是这里的交换势和相关势。
上图是泛函天梯图,越往上越接近化学精度,比如 rung1 等级的泛函只依赖于密度,而 rung2 依赖于密度和密度的梯度,rung3 依赖于密度梯度和动能密度,rung4 是杂化泛函,考虑了占据轨道,杂化了 hartree fock 的交换势,rung5 是双杂化泛函,考虑了空轨道。
因为有交换泛函和相关泛函,所以泛函的命名也有两部分,高斯支持的两种泛函如下:
- 交换泛函:S,XA,B,PW91,mPW,G96,PBE,O,TPSS,RevTPSS,BRx,PKZB,wPBEh,PBEh
- 相关泛函:VWN,VWN5,LYP,PL,P86,PW91,B95,PBE,TPSS,RevTPSS,KCIS,BRC,PKZB
泛函中的数字又是代表的 hartree-fock 成分,比如 B3LYP 的 3 就是 HF 成分,PBE1PBE 的 1 也是 HF 成分。
色散校正:
大部分泛函无法准确描述色散作用,需要使用色散矫正。常用的方法有DFT-D3色散矫正。
DFT-D3有零阻尼和BJ阻尼两种,部分泛函只能使用零阻尼(如M06-2X,RevTPSS等)。
常用资料
- 作者:铃溪
- 链接:https://lingxi.mozzai.top/article/556984ef-8708-4592-9415-294ac88807f7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