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us
type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password
icon
Total Videos
Link
Video Duration

量子化学的目的

量子化学的目的是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
我们可以解出谐振子的波函数与能量,谐振子用来处理分子振动:
当 n 取 0 时,,这个能量就是零点能。即便有些人因为谐振子不匹配分子振动而不用谐振子,但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微扰,来产生非谐振子的效应,也是存在零点能的。这就是量子体系和经典体系的不同,当经典体系完全停止振动不会有零点能,但量子体系会有。
也可以解出氢原子的波函数与能量:
但是对于多电子体系,我们无法给出解析解,只能借助近似从而进行数值计算。

Born-Oppenheimer近似

如果把核与电子一起用量子力学考虑,这样处理起来十分复杂:
Born-Oppenheimer近似考虑到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电子,较电子的运动也慢,所以求解电子波函数时将核位置近似为固定的,从而分离电子与核的运动
于是,电子的哈密顿算符为:
其中第一项是电子动能,第二项是电子和核间的吸引势能,第三项是电子与电子的排斥能。
💡
虽然Born-Oppenheimer近似分离了电子与核的运动,但这不代表电子的运动与核完全无关,只要核的位置(构型改变)发生移动,我们就要重新求解薛定谔方程。

Hartree-Fock近似

由于费米子(电子的父类)的反对称性,量子化学常把体系总的电子波函数写为各个占据分子轨道构成的Slater行列式:
其中是归一化系数,行列式中的每一列都是一个占据的分子轨道(自旋轨道)。
自旋轨道包括空间轨道(spatial orbitals)与自旋函数(spin function)两部分:
经常将Slater行列式写为下列组态的形式:
组态与基组不同,基组是用来展开空间轨道的基函数构成的,而组态是描述分子状态的行列式,如基态、单激发态等等。
Hartree-Fock方法采用单电子近似,使每个电子在其他电子产生的平均场中运动,通过这种转换把电子的薛定谔方程转换为 Fock 方程:
注意自变量为代表空间轨道电子坐标。
其中的Fock算符为:
Fock算符分为三项,第一项是电子动能算符,第二项为电子-核吸引势,第三项为其他电子产生的平均场:
平均场的第一项为经典的静电相互作用的库伦势,第二项则是由波函数反对称性要求的交换势。
如此看来我们似乎接触 Fock 方程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波函数,但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我们将Fock算符作用于空间轨道上,来看看事情为什么不是那么简单:
其中代表我们的 Fock 算符自变量为代表了电子动能算符和电子-核吸引势。代表了平均场的库仑算符与交换算符,这两项全部依赖于我们所要求解的波函数,没有波函数,就没有Fock算符的表达式,也就无法直接求解本征方程!
那要怎么办呢?
将空间轨道用一组基函数展开:
带入HF方程,得到矩阵形式的Hartree-Fock-Roothaan:
我们要得到的是系数矩阵是轨道能量
S为重叠矩阵:
由两组基函数构成,但不正交,所以不会等于 0
F为Fock矩阵:
其中就是电子动能算符和电子-核吸引势,它们是固定的;P为密度矩阵,由展开系数确定;再后面括号内的称为双电子积分,这是计算中最耗时的步骤,也正是因为它我们才不能直接用 slater 轨道来作为基函数,而是选用高斯型轨道
但由于系数矩阵是我们要求解的,所以只能赋予密度矩阵一个初始值,这就是所谓的初猜,之后进行迭代求解Hartree-Fock-Roothaan(HFR)方程。
但此时的 Hartree-Fock 方程还不是个本征方程(因为有重叠矩阵),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酉变换消除重叠矩阵,把HFR变为亲切的本征方程形式。
通过酉变换,我们可以将Fock矩阵和系数矩阵转换为:
于是,我们只需设定一个收敛标准与密度矩阵初猜,一遍一遍的求解HFR方程,每次迭代使用上一次产生的系数矩阵,直到达到收敛限结束,这就是自洽场(Self-Consistent Field, SCF)迭代。
💡
请注意,密度矩阵的计算中,系数是对应于占据轨道的系数。酉变换是一种特殊的线性变换,它保持了内积空间的结构,即变换前后向量的内积不变。通过这种变换,可以将重叠矩阵对角化,从而简化HFR方程的求解过程。自洽场迭代是量子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用于求解分子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综上,Hartree-Fock方法的整体流程为:
  1. 指定一个分子(一组核坐标 ,原子序数 和电子数),以及一组基函数
  1. 计算所有所需的分子积分,
  1. 对重叠矩阵 进行对角化,并从公式(3.167)或(3.169)获得变换矩阵
  1. 获得密度矩阵 的初始猜测,常见初猜为 0,称为核初猜。
  1. 根据密度矩阵 和双电子积分 () 计算矩阵 ,公式为(3.154)。
  1. 加到核心哈密顿量上,得到 Fock 矩阵
  1. 计算变换后的 Fock 矩阵
  1. 进行对角化,得到
  1. 计算
  1. 使用公式(3.145)从 形成新的密度矩阵
  1. 确定过程是否收敛,即确定步骤(10)中的新密度矩阵是否与前一个密度矩阵在指定的准则内相同。如果过程没有收敛,带着新的密度矩阵返回步骤(5)。
  1. 如果过程收敛,则使用由 等表示的结果解,计算期望值和其他感兴趣的量。
 
收敛的判断标准:
  1. 比如两次解 HFR 方程的电子能量差在就判断收敛,这个能量就叫做单点能(固定了原子核的构型算出来的能量):
  1. 依赖密度矩阵
同时满足这两种情况的收敛最严格。

Post-HF

Hartree-Fock 看起来非常完美的解决了波函数求解问题,但它忽略了电子相关作用。
由于库仑作用的存在,使电子周围存在一种“库伦穴”,以减少其他电子的靠近,即电子相关作用:
而且电子相关能的量级和化学反应的量级是接近的,针对这个问题,改善HF就是当务之急,各种post-HF方法应运而生。
post-HF的共同之处在于采用大量的Slater行列式作为多电子基函数通过线性展开描述多电子波函数,从而摆脱了单电子近似(HF是用单 slater 行列式)
常见的post-HF方法包括:
  • 微扰论(Perturbation theory): MP2, MP3等
  • 组态相互作用(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CIS, CISD等
  • 耦合簇(Coupled cluster): CCSD, CCSD(T)等
  • 多组态自洽场理论(MCSCF): CASSCF
  • 多参考方法: MRCI, CASPT2等
FullCI是量子化学的圣杯,但CCSD(T)就足够满足高精度计算。

密度泛函理论(DFT)

前面讲的 HF,Post-HF 都是以电子坐标为变量,也就是有三个维度,我们就像能不能减少一些维度来减少计算量,于是有了密度泛函理论。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要从Hohenberg-Kohn第一定理开始,HK第一定律表明,体系基态下的电子密度分布决定了体系一切性质,于是使用密度代替波函数:
电子密度是一个三维函数,与电子的三维空间分布有关,只有三维坐标。而波函数是一个随电子数N变化的3N维函数。
能量与密度的关系有如下几个泛函:
目前密度泛函的主要困难在于交换相关泛函没有找到精确的表达式,而这个泛函规定了量子力学的交换作用和电子相关能。
为了获得准确的动能,需要求解Kohn-Sham密度泛函理论(KS-DFT)方程,此方程是单电子方程,不依赖于动能泛函:
Kohn-Sham算符 表达式为:
其中, 是DFT交换势, 是DFT相关势,它们分别由下式给出:
迭代计算KS-DFT方程就可以得到KS轨道与KS轨道能量,只需选择合适的近似交换相关泛函,就可以得到DFT的能量。
我们各种各样的泛函本质上解决的就是这里的交换势和相关势。
notion image
上图是泛函天梯图,越往上越接近化学精度,比如 rung1 等级的泛函只依赖于密度,而 rung2 依赖于密度和密度的梯度,rung3 依赖于密度梯度和动能密度,rung4 是杂化泛函,考虑了占据轨道,杂化了 hartree fock 的交换势,rung5 是双杂化泛函,考虑了空轨道。
因为有交换泛函和相关泛函,所以泛函的命名也有两部分,高斯支持的两种泛函如下:
  • 交换泛函:S,XA,B,PW91,mPW,G96,PBE,O,TPSS,RevTPSS,BRx,PKZB,wPBEh,PBEh
  • 相关泛函:VWN,VWN5,LYP,PL,P86,PW91,B95,PBE,TPSS,RevTPSS,KCIS,BRC,PKZB
泛函中的数字又是代表的 hartree-fock 成分,比如 B3LYP 的 3 就是 HF 成分,PBE1PBE 的 1 也是 HF 成分。
色散校正:
大部分泛函无法准确描述色散作用,需要使用色散矫正。常用的方法有DFT-D3色散矫正。
DFT-D3有零阻尼和BJ阻尼两种,部分泛函只能使用零阻尼(如M06-2X,RevTPSS等)。

常用资料

 
4.几何优化2.基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