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us
type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password
icon
Total Videos
Link
Video Duration
💡
相信各位都有这样的体会,明明是学过的知识,却永远不在脑袋里面;明明觉得眼熟,当要真正要用的时候,又得现查课本或者笔记。 这本质上是因为大脑中没有通过重复记忆来强化信号通路,学进去的知识没有连通,要用的时候自然没法快速提取信息。就像一棵树的木质部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导管细胞没法有效的运输养分一样。

知识树

知识树是知识框架的一个形象的比喻,你可能听说过它的其他名字,比如记忆宫殿(大佬口中的把知识放在各种不同的房间)。其实所有的这些具体的方法,本质就是结构化,系统化的一个个框架,这就是知识树,这也是我们平常学习为什么那么强调系统化的原因。
系统化并不是要求,我们掌握整个技能的细枝末节的地方,而是要求我们学会整个技能的整体框架,这样当你在实践中遇到困难,你就知道是那一个地方出问题了,需要补全那一块的知识。就像一颗树,树根是一个学科的根基,树干是一个学科的主体,树枝是学科的主要科目,树叶是科目里具体的知识点。
数据科学之树
数据科学之树
这很像一个熟练的程序员学习一个新项目的过程,首先看文档目录,然后将大致的内容过一遍,遇到报错,就去看issue或FAQ。这样使自己的知识树慢慢变得枝繁叶茂。
事实上每个学科的学习都应该是这样的,只是互联网相关专业,因为行业的高信息密度,快速迭代,高传播速率等特性,使得这个行业的教程,资源,文档的完善程度,详细程度,更新速度都不是别的行业能够比拟的。

如何构建知识树

公认的最后一位全能物理学家朗道是20世纪的人,人类进入21世纪后,再也没有人能够把一个领域的知识完完全全的掌握,在人类寿命没有极大延长,脑机芯片没成功普及之前,现在是真正的“学海无涯”的时代。通过过去几百年的科技革命和信息爆炸,人类的知识树已经足够的丰满,大多数人穷极一生也不过只能学到几片树叶,真的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所以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学习不是一个学完的过程,而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过程,好在我们有后发优势,这里引用牛爷爷的经典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当今世界,大部分东西都有前人思考和总结过了,对于大多数人,学习只是一个积累再实践的过程。所以当我们想要学习一个新的领域是,我们首先应该想到是该领域的一些权威性的教材,文档或者思维导图,但并不是直接扎进去学习里面的内容,而是浏览目录大纲,看看这个领域都有些什么东西,再结合自身当前需要有选择的深入学习。
以化学专业为例,化学专业的主体可以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假设你现在的目标是应聘有机合成工程师,你的首要学习重点就是有机化学;当你成功上岗之后,你的学习目标就可能转变成分析化学,因为大部分仪器的操作以及数据处理都在这个科目里面;当一个新项目是合成高分子的,你的学习目标又转移到高分子化学上。这样你的知识树才能从小树苗长成大树。

多问是什么和为什么

对于大多数人,学习中遇到困难只有两条路——放弃和追问。很遗憾,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放弃,理由包括但不限于“不急,还可以放放”,“今天学了这么多已经很努力了,先休息一下吧”,“好难啊,换个容易点的吧”,“xx不适合我,不学了”。这样子的学习效率是很低的,甚至明明你很想学的东西,因为一拖再拖,反而更不想学,最后直接放弃(这也是我的经验,曾经学manim一个库断断续续学了一年,最后因为有了gpt-manim直接放弃学这个库了)
真正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是通过“追问”来构建知识树,这里的“追问”指的是你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多问:“为什么这道题是这样解的?”,“为什么这个公式我想不到?”,“为什么美联储加息能控制通胀?”,“为什么伊朗会支持胡塞武装?”,“什么是什叶之弧?”,“什么是芬太尼流行?”,“什么是量化宽松?”,“什么是有效加速主义?”。当你一次又一次的在学习中追问问题,你会发现你的知识树慢慢变得枝繁叶茂。
那么如何去问呢?提问是我们扩宽知识面的手段,但我们还要有方法(排名有先后):
  1. 独立思考 例如“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的?”,此时应该自己思考一遍,实在不行再翻书。
  1. 查教材/文档 例如“这个报错是什么导致的?”,此时应该去查文档找答案,这是大部分最喜欢用的方法。
  1. ChatGPT类LLM 这是最新的追问方法,也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现阶段最需要掌握的方法,以后的很多工作将会由提问来完成,以Prompt Engineering(提示工程)命名的GPT提问技巧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视你提供的prompt和LLM的训练量和微调,你能得到的答案质量会参差不齐,但一般的效果会比大部分行外人要精准。这又是后话了,以后我会详细讲讲。
  1. 搜索引擎 只建议Google,中文互联网因为百度的目光短浅和国内互联网巨头最喜欢的平台信息封闭,让搜索引擎不再好用,甚至不如一些平台自己的搜索好用。
  1. 问人 这个人可以是任何人,但一定要是你认为的在该领域比你更有见解的人,也只建议在生活,情感上问题上使用此方式。这也是我最不推荐的方式,特别是在ChatGPT出现之后。虽然此方式有时候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一般情况你很难保证别人说的话是不是真的,是个例还是一般?他的直接经验能否适用于当下?他的间接经验来源是否可靠?并且受限于时间地点,此方法也并不一定好用。

尾声

很多人都喜欢听大佬的讲座,这是因为大佬说话总是很有条理,有理有据,这本质上也是因为他们已经在大脑中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框架。作为听者,我们不需要去记住细节——你应该也发现了,上课一直埋头记笔记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学霸,反而那些一直在听,时不时在课本上勾划的人才是学霸。 好看的笔记并不等于有用的笔记,很多人做笔记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笔记一定要做的完美,最好一字不落的把老师/课本讲的记下来,这是不对的,这样子记出来的笔记相信你自己都不想看。好的笔记是成体系的,甚至是记在书上的,因为这样以书本目录为框架,更容易成体系,也更容易查阅。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把大佬脑袋里的框架搬到我们脑袋里面来,并结合我们自己已有的知识,将这些知识整合到我们自己的知识树上。
一个项目轻松实现coze接入nextchat,lobechatAI绘画各参数含义与选择
Loading...